首页

女王样家畜人

时间:2025-05-24 03:46:31 作者:第四届中国—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举行 中方欢迎各国各界参与 浏览量:68852

  安徽桐城,历来文风昌盛。明清两朝,走出了240名进士,形成了影响清代文坛二百余年的“桐城派”,人才文章遍天下。

  桐城出名除了桐城派,坐落在桐城文昌街道的六尺巷,还见证着一段流传300多年、浸润在中国人血液中的“礼让”佳话。

  在桐城市中心的小广场,有一条宽不过两米、长不过百米的小巷。当地人讲,这条小巷的位置本应该是两座宅院之间的山墙。右边的院子是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宅院。

  当年邻居吴家在修院子时,因为想在两家居中的位置砌院墙,就和张家起了纠纷。张家人觉得对方太不讲理,就修书一封,向在京城做高官的张英告状。他们没等到解决方案,只等来了一首诗:“一纸书来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”。张家人收信后,主动退让了三尺;吴家人深受感动,也退让了三尺。两家各退一步,让出了一段六尺巷的佳话,也让本该是一面墙的地方,多出了一条供人通行的小巷。

  小巷尽头的汉白玉牌坊上,至今镌刻着两个大字:礼让。而张英的“让”,还不仅仅是这条六尺巷。

 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:桐城城西的龙眠山双溪村,老宰相的六尺巷是一段让墙的佳话,而他在这里,留下了一个让路的故事。相传他特别喜欢在山间小路散步,只要是碰到挑担的农夫或者樵夫,他都会让到一旁,让对方先过。

  张英处理过的政务大事,绝大多数都已经消散在历史的尘烟里。但他留下的“礼让”佳话,至今仍然影响着这座城市。如今,六尺巷已经不仅是一处地名、一个典故,桐城人还将六尺巷蕴含的智慧,用来解决邻里矛盾、纠纷争执。桐城市人民法院和各级司法调解机构,将六尺巷折射的文化内涵与司法实践融合,运用“听、辨、劝、借、让、和”六步走法则,形成了“六尺巷调解法”。

  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 张耘:既有古人的先贤的智慧,又有现代的新社会新时代的智慧。如果要是强制让一方怎么做,另一方怎么做,他心里可能还有怨气。心里稳了,这事就妥了。

  眼下,桐城设立覆盖基层单位的“六尺巷调解室”300余处,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地方品牌。2023年,“六尺巷调解法”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;同年获评全国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创新工作法先进典型,并入展枫桥经验陈列馆。中华民族礼让、包容、和谐的传统美德,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。

  (总台记者 卞晓妍 李林松 李秀吉 桐城台) 【编辑:胡寒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重庆市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赛落幕 签约金额近2亿元

春节假期刚结束,就有大批务工人员进疆,比往年来得早,且来得多。2月18日至28日,平均每天有10余列临客列车进疆。一列列进疆临客列车的开行,彰显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勃勃,各行各业活力奔涌。

河北衡水一博物馆藏有58万余枚活字 传承活字印刷技艺

积石山县柳沟乡尕集春蕾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 马丽娟:我的新年目标是,我想交更多的朋友。我想告诉同学们开始新的生活,一起快乐地学习,一起加油。

(两会访谈)台盟中央副主席江利平:发挥乡情亲情优势 建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需

故事取材于横店清明上河图景区“名画复活”沉浸式体验项目。该项目于2023年清明节推出,横店影视城运用影视化表现手法,通过真人实景复活《清明上河图》名场景——数百名身着宋服的NPC倾情演绎大宋市井风貌。漫步其中,身临其境,让游客一秒穿越时空,零距离感受活化的宋韵文化。

泰国国王王后派代表看望受伤中国公民

“与法同行”的横批、“法在民身边典在我心中”的墙绘、摆放各类普法宣传册的书架……走进“法治小院”,普法元素随处可见。大庆市肇源县法学会副会长、县人民调解中心主任刘诏轩介绍,小院里的“老徐调解工作室”是肇源县司法局为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利用了当地人对基层情况“人熟、地熟、业务熟”优势,进行的多元化工作创新。是肇源县人民调解中心促进“枫桥经验”普惠化的法治作品,坚持专业服务大局与贴心服务村居的“专群”服务理念,统筹协调各方力量,打造出来的一个精品调解工作室。该工作室在法治小院“1+6”服务模式下发挥特色作用,工作室更是对传统调解组织形式的一次探索创新和发展实践,是基层法治服务的再次延伸,力求法治服务“接地气”力争矛盾化解“进家门”,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法治化水平。

花钱就能买时长 谁在打志愿服务的“歪主意”?

如今打开社交软件,搜索香港旅行攻略,除了香港迪士尼乐园、山顶缆车、维港海滨、尖沙咀等老牌景点,也有不少“TVB粉丝打卡指南”“跟着港剧游香港”“香港离岛游”等冠以“小众”标签的行程推荐。不少游客利用国庆假期,从各地前往香港进行体验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